DB4502∕T 0056-2023 洋紫荆栽培技术规程(柳州市)

ID

49B3614219BA4E25A5004898F43EC2F4

文件大小(MB)

0.26

页数:

12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9/3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ICSICS,65.020.20 65.020.20,CCSCCSCCS,B 61 4502,柳州市地方标准,DB4502/T 0056—2023,洋紫荆栽培技术规程,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Bauhinia variegata Lcultivation,2023 - 12 - 15发布,2024 - 01 - 15实施,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4502/T 0056—2023,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柳州市林业和园林局提出、归口并宣贯,本文件起草单位:柳州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史艳财、覃泳智、谢桃结、韦霄、朱鸿杰、邓丽丽,DB4502/T 0056—2023,1,洋紫荆栽培技术规程 洋紫荆栽培技术规程 洋紫荆栽培技术规程 洋紫荆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界定了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 L.)栽培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确立了洋紫荆栽培程序,规定了种子采集、苗木培育、苗木出圃、大苗栽植、病虫害防治、档案管理等阶段的操作指示,本文件适用于柳州行政区域内城乡绿化用洋紫荆苗木的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772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CJ/T 23 城市园林苗圃育苗技术规程,CJJ 82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LY/T 1000 容器育苗技术,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DB45/T 449 城市绿化 养护规范及验收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芽苗 bud seeding,洋紫荆种子播种后地上部分出现初生叶,地下部分出现侧根时的幼苗,3.2 容器移植苗 container transplant seeding,将洋紫荆播种苗移入特定塑料容器中培养的苗木,3.3 大苗 big seeding,胸径大于5 cm的洋紫荆苗木,4 种子采集,母树选择 4.1,宜选择8 a以上树龄、生长良好、发育健壮,花色艳丽,花期长,无病虫害的优良母树,DB4502/T 0056—2023,2,采种时间 4.2,每年5月底至6月初,荚果颜色转变为浅褐色时采集果荚,种子处理 4.3,果荚收集后置通风干燥处,随后将果荚在阳光下暴晒至种子脱离果荚,收取健康饱满的种子,种子贮藏 4.4,采用干藏法。将在室内阴干的种子袋装或罐装后,贴上标签,标签上注明采集时间、地点、采集人,将其置于干燥阴凉处保存,保持种子含水率低于12%;常温下贮藏不宜超过12个月,质量要求 4.5,种子颗粒饱满、无虫叮损伤、无病虫害;千粒重290 g以上,种子发芽率≥90%。种子检验按GB/T 2772的要求执行,5 苗木培育,芽苗培育 5.1,5.1.1 园地选择,宜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宜≥50 cm)、疏松肥沃、中性至微酸性壤土的地块,5.1.2 整地作床,育苗前深翻30 cm~35 cm,整地起垄作床。苗床宜宽1.0 m~1.2 m、高15 cm~25 cm,苗床间设30 cm宽的步行沟,5.1.3 播种,5.1.3.1 时间,宜随采随播,春播宜在4月中旬,秋播宜在9月~10月,5.1.3.2 方法,宜采用条播,株行距为15 cm×5 cm,密度为(200~230)粒/m2。播种前用0.5%高锰酸钾浸泡20min进行种子消毒处理,播种后用细土覆盖,以不露种子为宜,淋水,保持土壤湿润;幼苗出土后结合间苗进行芽苗移栽和补苗,应间弱留强,间密补稀,幼苗培育 5.2,5.2.1 培育形式,5.2.1.1 容器移植苗,芽苗可移入容器培育。根据芽苗大小选择(7~10)cm×(12~16)cm的塑料容器,基质配制应符合LY/T 1000的规定,DB4502/T 0056—2023,3,5.2.1.2 苗床移植苗,芽苗可移至宽1.0 m~1.2 m、高15 cm~25 cm的新苗床,株行距为30 cm×20 cm,5.2.2 芽苗移植,5.2.2.1 移植时期,芽苗长至3~4片真叶、苗高10 cm~15 cm时可进行移植,5.2.2.2 移植方法,晴天早上或傍晚进行移植,移苗时应保持根系舒展,不弯折,移植深度以土埋至茎基0.5 cm为宜,移苗后浇透定根水,5.2.3 水肥管理,5.2.3.1 水分,移植初期每天早、晚浇水;7 d后根据天气状况,晴天每天浇水1次,阴天根据土壤湿润情况,2 d~3 d浇水1次,5.2.3.2 施肥,苗木移植5 d~7 d,生长稳定后,进行追肥催苗。每月施用0.3%尿素(N含量大于46%)水溶液1次~2次,随幼苗增长,浓度可逐渐提高至0.5%,并混入0.1%浓度的水溶性复合肥(15-15-15),直至进行大苗培育前,大苗培育 5.3,5.3.1 整地,先对大田进行除草,除草方法按GB/T 6001的规定执行。按预期培育规格和年限开挖种植穴,株行距为2 m×(2~2.5)m,种植穴规格为宽30 cm~50 cm,深30 cm~40 cm,每穴施腐熟有机肥3 kg~4 kg作基肥,回填土20 cm,5.……

……